【犇報‧第32期】華爾街的秋天

葉芸芸

佔領華爾街:為了一個較好的世界 

                                 (網路圖片)

       紀念911十週年的各種­­­活動剛結束之後,華爾街就迎來一個叫做「佔領華爾街 」的抗議活動。抗議者舉著用回收紙箱做成的牌子,寫著他們的訴求:《佔領華爾街: 為了一個較好的世界》,《還來我們的戰爭費用》,《終結資本主義制度》等等。

       這一場由加拿大反主流文化雜誌(Adbusters)在網絡上發起的示威活動,在第一天(9/17)早上開始時只有數千人參加,媒體報導表現極為冷淡, 認為這將是一場無所作為的鬧劇,與1968年的反越戰示威比較,今日的左派完全不成氣候。 但是三天之後形勢大異,憑藉臉書和推特網絡工具,很快漫延至24個城市,還有數十個工會組織、大學生團體和反戰團體積極加入。

       紐約証劵交易所附近的祖科蒂 (Zuccatti) 公園成為運動的大本營,抗議者在此紮營,宣稱整個冬天都將駐紮該地。這個素有自由廣場之稱的小公園被規劃出廚房、媒體、詢問、醫護、圖書閱讀以及休息等園區,媒體區電腦網絡設備一應俱全。各方民眾捐贈食物、衣物、睡袋、帳篷,也有附近居民提供自己公寓的衛浴設備讓紮營者使用。營區裡還有醫生、律師提供協助,每日出版一份提供消息與交流的小報,還有探討問題以及傳授非暴力反抗運動現場知識的會議。
      二週之後(10/5),超過上萬人參加在曼哈頓下城的示威遊行,全美一百多個城鎮跟進,還有超過75所大學響應「佔領高校」 。佔領華爾街的人群由曼哈頓下城逐漸往上城移動,沿著百老匯大道,佔領一個又一個公園,抵達華盛頓公園的時候,紐約大學的學生也加入行列,人數越來越多。第三週(10/11) 的抗議隊伍往北走過30多個街區,闖入上東區的億萬富豪聚居區怒吼「嘿!百萬富豪,交你們的那份稅」。10/15 ,全美有一百多個城鎮和美國境外25城市的全球大串連,更是將抗議活動推向另一高潮。
我們是99%
       然而,這卻是個沒有領頭羊也沒有統一綱領的抗議運動,參與者自稱「我們是99%」 (We are the 99%),主流媒體一再挑戰他們的欠缺具体目標,不過他們憤怒的聲音是明確的:「我們是佔總人口99%的普羅大眾,對於僅佔總數1%人的貪婪與腐敗,我們無法繼續容忍。」
       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加入抗議的行列,紮營在公園的抗議者有超過半數是三十歲以下的失業青年,他們來自全美各地各行各業,背景大不相同,但是他們樂意告訴你有關他們的遭遇:房子遭到法拍,痛苦的失業生活,或是大學畢業卻只能從事最低工資且沒有前途的工作,還背負著高得令人錯愕的學生貸款欠債,在沒有醫療保險下艱難地生活,或是害怕隨時會失業,失去醫療保險或是養老金。他們對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極為不滿,為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持繼低迷感到擔憂,並且對缺乏管制的資本主義制度感到忿忿不平,對無力回應他們需要的民主政治体制充滿了挫折感。           
       這裡反應的或許只是美國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勞動者階層的深切憂慮,在面對日亦艱難的生活時所表現的茫然與失落?時代雜誌的民調顯示,有54%受訪者表示贊同與理解這個佔領華爾街的抗議運動,能夠說明這種失落感的普遍性。
       然則,在共和黨與右翼媒體人士的眼中,這些人正是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他們被形容為仇視有錢人的暴徒,因為自己努力不夠而失業而上街抗議的行為是「非美國的」。
懸崖上的美國夢
       發生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逼使美國建立一些社會福利制度,對收入和財富取累進稅率,基本上由國家承擔穩定經濟與財富平衡分配的責任,這是美國在二次大戰後形成龐大中產階級與經濟繁榮的基礎。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民眾普遍地滿足於一視同仁的平民化生活,他們喜歡認同中產階級,也不仇恨富豪,他們內心保有一個天真的夢想,總是相信只要努力再加上一點好運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百萬富豪。他們自然也相信,民主政治体制和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是美國所以能夠領導世界的立國之本,甚至於傲慢地要全世界追隨他們的價值:自由、民主與人權。
       到了1980年代,美國人對於上個世紀大蕭條的痛苦記憶已經模糊,也不想背負六十年代的良知責任。演員出身的雷根總統像個樂觀的老祖父,總是信心十足地告訴美國人「別擔心」。是的,別擔心,銀行會提供信用卡,還有各式各樣的貸款─買車子、房產、繳學費,甚至於渡假、買聖誕節禮物都可以分期付款。人們相信經濟前景一片美好,節儉不再是美德,儲蓄也不是時尚,人們爭相開著耗油的豪華車、房子越換越大、豪華渡假,貸款也像滾雪球一樣與日俱增。
       雷根執政的年代,華盛頓城裡城外面貌一新,豪華的辦公大樓、昂貴的旅館餐廳,跨國大企業、遊說公司爭相遷入。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靜悄悄地成為主流經濟思潮,這是一場撒旦偷天換日的革命,依據的僅僅是人們貪婪的心。
       於此同時,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的根本問題逐漸湧現,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以中產階級為基盤的經濟形態其實早已不復存在。四分之一世紀的嘉年華會,漏洞百出的金融機構,銀行家、經濟學家憑空創造出的複雜金融衍生性商品終於失靈,2007年債信危機爆發並持續演變成世界金融危機。
       最富有的1%掌握著全國40%的財富,有23%是每日為生存掙扎的無需納稅的低收入人口全國失業人口已經高達千萬,大學畢業生失業率9.6%,高中畢業生失業率高達21.6%,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口超過五千萬。
       面對這些暴露美國社會最深層的弊病和危機的統計數字,人們彷如大夢乍醒發現自己經站在懸崖邊上。不僅如此,人們更發現過去所深信不疑的民主政治體制,也早已被金錢赤裸裸地綁架了,真正控制國會統治美國的是那些幕後提供政治獻金的大企業。
       感到無力的恐怕不只是一般民眾, 2008年奧巴馬的競選演說有一句話很經典:我們不是因為歷史的偶然才走到這一步,而是因為華爾街的貪婪與不負責任才造成今天的局面。他背負著眾多選民的期待進入白宮,任期將近卻沒能作為令支持者大為失望。           
       這場佔領華爾街的反抗運動不時讓人連想到1960年代的憤怒青年,如何發展?無人能夠預期。 忿怒的激情能否轉變成為建設性的政治力量有識者最擔心的,莫過於廣場上的熱血沸騰最終只成回憶中的一段緬懷改變世界的社會運動需要長久持續,更重要的是草根組織。不過,眾多工會組織的加入,運動已然與勞動階級接軌,還有反戰團體的加入,都是擴大能量與深度的原素,而且,迫近的明年度總統大選,使得這一代憤怒青年的抗議運動不可避免地要與現實政治發生密切的關係。
一個美洲原住民的質問     
       讀到一帖沒有人回應的美國原住民的質問:佔領華爾街?你們可曾想到我們的土地已經被你們強佔了幾百年?回顧歷史,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例外的,都是依靠殖民地積累財富的,無論是在南美洲、非洲劫奪礦產原物料資源,或是在北美洲、中美西印度群島販賣奴隸、農業開墾(蔗糖棉花),都是充滿血腥的軍事殖民帝國主義。
       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已經進行了10年,反戰運動一直只有少數良知人士辛苦地在堅持著。在這個美國國家利益的議題上,民主黨或是共和黨向來是一致的。美國經濟的更大問題其實是那天文數字的軍費,冷戰時代的軍事競賽,拖垮了蘇聯經濟,為爭奪石油資源而在中東發動的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會不會拖垮美國本身的經濟?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