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期】跨越海峽的勇敢基因:北京大學台籍博士生黃彰國

黃彰國文/程朔、李丹妮

他評價自己,「我是屬於比較勇敢一點的,估計是有勇敢的遺傳基因。我祖先當年『勇敢地』跨越海峽,到了台灣那邊去開拓、謀生;繁衍到我們這一代,又再『勇敢地』跨越海峽,到大陸這邊摸索和適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黃彰國,身材偏瘦但很結實,臉龐因為些棱角感顯得頗為俊朗。聊天中發現,渾身上下的「高冷」範兒,會讓他時不時的小幽默更加具有娛樂效果。而彼時的神態,則像極了相聲演員那不著痕跡「抖包袱」製造笑點時的樣子,這位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相當健談,也相當擅談。

溝通接觸

黃彰國剛到大陸不久的時候,應一位大陸同學邀請去劇院看舞台劇《開心麻花》。表演開始後,觀眾基本上會從頭笑到尾,他尤其發現,演出中總有那麼一段音樂,甚至在沒有演員表演的情況下,只要一出現,觀眾就會笑,全場只有他一個人會傻傻的呆在那裡。

之後,大陸同學告訴彰國,那段音樂原是1986版《西遊記》電視劇中的一段配樂,相應的劇情正是豬八戒要娶親卻被孫猴子戲弄而鬧笑話的橋段。這個橋段、這段音樂,大陸年輕人,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詳的,聽見音樂便會聯想起劇情,所以會成為《開心麻花》主創人員特別借用在舞台表演中製造笑點的材料之一。

「可我從台灣來,完全不知道,所以這個東西不會對我有『笑果』。」這個經歷,給當時的彰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深深感受到,沒有一起共同成長、共同參與到某個社會背景中,人與人之間當然在認知上就會有差異,而那差異是有時間累積、文化累積在其中的。「點滴累積起來的整個歷史時空背景,會導致有不同的文化表現,從中可以體會到溝通與了解的重要,不同的經濟圈之間、不同的亞文化圈之間都是如此。」

在北京一段時間後,彰國發現很多大陸同學也喜歡在網絡上看台灣的一個電視節目叫做《康熙來了》,大陸的電視劇《甄嬛傳》在台灣也很受歡迎,兩岸的同學也都會上網去看香港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他覺得比起之前,現在網絡時代的開放性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兩岸經濟社會的發展也提供了足夠的內生需求,所以大家都有很好的條件去接觸、了解不同的文化元素了,「不了解彼此,也不會知道對方有哪些看似平常的東西,其實會是大眾的笑料啊!」

往來交流

彰國從在台中出生一直到2011年開始負笈北京大學,之間從未到過大陸,家人也都是在台灣發展。他告訴我們,自己到之前對大陸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來自島內新聞媒體的報道,而真正到了大陸後就發現那些二手甚至是三手的信息,其實並不完全很客觀、很中立的。

到了北京後,很多大陸同學也會很好奇地找彰國聊天。或公開、或私下地「打探」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台灣人的娛樂圈與體育圈,甚至會對島內的政治、島內的黑社會情況也都感興趣。他們很願意在談天說地的過程中,透過一個活生生的、來自島內的「當局者」,了解一下隔海那一邊人們的生活到底是個神馬樣子。

「見面三分情」,因為感受到面對面交流,不但能更容易了解對方真實的情況,而且人與人之間更容易達到心靈契合的狀態,彰國現在擔任了北大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志願來從事這項工作,是因為他覺得,兩岸民眾之間需要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往來,兩岸之間或各自發生有什麼重大事情,要大家都有了解和感受,才能心靈契合,才能一家親。

彰國也告訴我們,他眼中在北大讀書的一個優勢,就是可以與天南地北各地方的人接觸,「上課、食宿、活動,與各地同學24小時綁在一起,而這些人各有特色。遇到那麼多可以交流的朋友,絕對能讓人增廣見聞、開拓眼界;而且身邊這些朋友,10年後開枝散葉在各自的地方以及崗位,那就將是個很好的人脈狀態,大家未來在事業上、生活上都可以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理解融合

融合、契合的前提,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入了解與充分理解。為推動年輕人對大陸普通民眾日常民生的了解以及民風民俗的理解,北大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作了很多努力和嘗試,為台灣同學們設計了很多「接地氣」的活動。

「在台灣,吃飯通常米飯與菜品一起上桌,就是菜配著米飯一起吃,可在北京這邊的生活習慣通常是先吃菜喝酒,主食都放在最後才出來;喝酒的時候,飯桌氣氛很熱烈,旁邊桌的客人卻一般不會因為覺得被打擾而不能忍受,我們台生了解了也就能習慣了,各地風土民情的差異真蠻大。」為體驗、理解不同地方的民風,彰國和同伴想出的一個特別途徑就是,組織台灣同學去到分布在北京市內的各「地方駐京辦」所開辦的餐廳用餐!同學們在那些餐廳中一邊細品各地不同菜色的滋味、一邊觀察餐廳格局佈置和文字介紹中表現出的民風內涵,偶爾還會傾聽鄰桌來自菜品原產地的食客的方言聊天。

彰國主要的興趣愛好是閱讀,但他會更多鼓勵自己以及身邊同伴多去運動。他發現足球運動在大陸這邊,包括男生,甚至也包括女生人群內很是風行,大家去自己踢足球也好,看各級各類足球比賽也好,閒來吐槽一下國足也好,基本上可以說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了。而或許場地沒那麼多的原因導致,台灣不是很流行足球,台生更多了解棒壘球和網球運動。彰國於是很積極參與、也努力組織台生參與學校內外的足球活動,體驗、理解大陸的足球文化,與陸生們打成一片的同時,達到鍛鍊身心的目的。

擇業打拼

因為考慮到大陸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宏觀政策,彰國已經打算好,取得博士學位後,會有幾年時間在北京生活。他覺得這個相當不錯的「拼經濟」的策略,會影響到整個華人族群的年輕人就業創業的未來。「感覺整個大的環境就是要讓老百姓們有錢賺、有飯吃、有書讀,那會是一個很好、很富足的狀態,大家都可以幸福快樂、社會達到平衡的狀態。」

現在台灣,像彰國這樣經歷的年輕人,是有不少機會被派到大陸做台資企業的台幹,至於讀書後留在大陸就業、創業也是比較多見的情況。與彰國學習同樣專業的人雖然不多,畢業後也不會都選擇仕途。彰國就感覺到當下市場十分寬闊的基礎上,商經業內是有比較多可選機會的。他認為,就業、創業方面,同樣是可以賺錢,就要挑一個自己喜歡的事去做,不用過分拘泥於所學專業,「很多人最後從事的工作並不一定是他最初所學,像杭州的那位馬雲先生,畢業在杭州師範學院,後來他也不教英文,去搞互聯網,然後很成功」。

多元社會就需要人才背景出身的多元化,很多人換過專業,一路從頭到尾學同一個專業的並不是全部,因為人們在社會上遇到的各項事物本身就都很復雜,眼界寬、辦法多的人,就會有更多的解決方案可供選擇。彰國選擇未來打拼的方向時,會首先將選擇的著眼點放在「地利」之上。「恰當選擇一個地方是一個很關鍵的點,原則是適應在哪邊生活就可以挑選在哪邊打拼。」

彰國另外告訴記者,他到大陸之前,已經在台灣服完了兵役。那段軍事生活中,由於生活規律與意志激勵,自己與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感覺那是蠻不錯的一個特殊紀念,更為後來的打拼準備好了健康的身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