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期】「網宅經濟」火了

文/雷磊

大陸「網宅經濟」近來火了,指的是各種上門美容、家政、餐飲等依托互聯網興起的服務行業。然後,「網宅經濟」紅火的背後,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一邊是年輕人「宅」得不亦樂乎,一邊是父母耳提面命,不能過分沉迷。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用好網購這把「雙刃劍」,大陸的兩代人還得「共同成長」。 

網宅經濟受熱捧

召陽是「網宅經濟」不遺餘力的貢獻者。她太感謝互聯網的發展,感謝各種手機APP的豐富著她的生活。說一下召陽的日常生活吧。

如果想逛街買衣服,她會上淘寶網、唯品會,輕鬆一點,快遞就會把衣服送到她手裡。如果她想吃火鍋了。就在美團網、百度外賣上下單,會有服務人員直接送貨上門,「並且還幫你將門口的垃圾帶走,你說是不是很貼心?」召陽說。現在她也不去超市了,因為京東超市、天貓超市、中糧我買網,真的是應有盡有了,「而且有些還比實體店的超市便宜,也會經常做活動,力度大,價格優惠。送貨又快又方便。」召陽一邊說著,一邊又在天貓上下單了,她看中了一款鞋。

「與其出門堵心,不如在家舒心。」召陽感慨,自打有了手機生活軟體,衣食住行都只需動動手指,不出門就能「掌控」一切。「網宅經濟」虜獲無數「宅男宅女」。

太宅,引擔憂

「叮咚」伴隨著門鈴聲響起的還有一聲「快遞」的招呼。50歲的老韓知道,又是兒子的快遞到了。這已經是今天的第三封快遞了。老韓有點不耐煩地打開兒子的房門,斥責他「買什麼都網上買,質量有保證嗎?很多東西門口的超市就有,你就不能出門去買,也當是活動活動筋骨。天天待在家裡,也不怕悶出病來。」兒子繼續玩電腦,逛網站,一副充耳不聞的樣子。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在老韓家裡上演。兒子今年24歲,已經開始上班,但每逢節假日就會宅在家裡,然後每天就會送來各種快遞包裹。有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生活中的必需品,兒子都是在網上購買。

「我真怕長此以往,孩子變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會待在家裡網購,影響身體健康,也影響思維健康」。老韓認為,年輕人喜歡玩手機,面對面說的少了,都是網上說;年輕人喜歡網購,出門少了,都是網上買東西,網上預約上門服務。這樣下去,該徹底變成「懶人」了。「封閉」了耳與口,「放棄」了手腳,徹底成為「宅男宅女」,也就錯過了生活中許多事親力親為才能看到的不同的風景。

兩代人同看風景

老韓的擔憂不無道理。有觀點提醒,互聯網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有隱患,比如,社交網絡的興起,反而讓人們與現實生活越來越遠,陷入社交障礙、社交孤獨的怪圈;比如,當下發人深省的智能手機依賴症、各種手機病等;比如,被網絡便捷包圍的人類,正變得越來越退化的擔憂等等。

但顯然,正在享受網絡便捷舒適的大陸年輕一代,並沒有這麼多顧慮。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大,好不容易能有個輕鬆點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日常需求,他們認為這是不錯的選擇,至少是沒有壞處的。

於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被網絡擴大,變成不可調和的矛盾,成了新的難以彌補的「代溝」。陝西省社科院專家唐震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網宅經濟」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會更為普及,但它也是把「雙刃劍」,不宜過分沉溺。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平和溝通,在移動互聯時代,兩代人完全可以「共同成長」。

年輕人要懂得節制,役物勿役於物;父母也要跟上時代步伐,認識和接受新事物,那麼「共同成長」,就不會是遠景,而是唾手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