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增進同胞福祉政策不會改變——大陸學者解讀對台工作會議之三

【新華社∕北京】2016年對台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大陸相關學者2月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指出,會議透露資訊顯示,大陸方面將繼續推進兩岸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尤其是基層民眾福祉,這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認為,兩岸民眾的福祉是大陸對台政策和對台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島內局勢如何變化,大陸推動兩岸交流合作、造福兩岸同胞的政策不會改變。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表示,本次會議針對近年兩岸經貿合作出現的新問題提出了重點推動的方向,未來兩岸在產業、金融及中小企業、農漁業和鼓勵台灣青年創業等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合作。他認為,兩岸都面臨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重大機遇,也面臨很多挑戰,合作空間廣大。

目前來看,兩岸經濟總體互補,局部出現一些競爭,要解決競爭問題就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從供應鏈、價值鏈以至產業政策等方面溝通協調,實現包容性發展,加強創新合作,共同應對產業技術革命。過去八年兩岸產業合作建立了一定基礎,這也是未來應重點推動的方向。

「此外,重點地區的對台合作將進一步加強,比如福建自貿區、平潭、昆山,這些區域將發揮獨特的體制優勢,在推動兩岸經濟融合方面繼續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張冠華說。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認為,台灣發生政黨輪替後,大陸在原則底線不妥協不退讓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對台灣同胞民生福祉的關心將始終如一。

全國台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認為,大陸注重切實造福兩岸基層民眾,增進兩岸同胞對兩岸交流合作的獲得感,最大限度地體現對台灣同胞的關心、善意與誠意。

(記者∕齊湘輝、趙博、許雪毅;參與採寫∕何自力、王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