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兩岸春節習俗知多少

文/文彬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兩岸同慶的節日,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2016年,農歷丙申年,是中國傳統文化十二生肖中的猴年。

「春運」「尋根」「圍爐」「轉燈」「食尾牙」……兩岸春節習俗不盡相同,卻處處充滿著耐人尋味的細節與感動。這些細節、這份感動讓遠離家鄉的兩岸民眾更加的互相了解,也讓兩岸民眾的心聯結得更加緊密。

春運

春運,即春節運輸,是中國大陸在農歷春節前後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人們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春運的產生主要來自中華人民的傳統觀念及社會人力大量流動的情況。在兩岸,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一年的開始,無論離家人有多遠,一般人都要盡量在除夕時與家人團聚,共度新春。

大陸春運從2016年1月24日至3月3日,共計40天。2016年春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1億人次,春運客流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放緩。

台灣的「春運」被稱為「春節疏運」。台灣人口總量只有2300萬,從北到南也就340多公里,所以春節回家大多短距離運輸,台灣的春運繁忙但不糾結。火車站裏看不到排隊的人流,高速公路上擁堵的時間也不太長。

食尾牙

過年的序幕揭開於農歷的臘月十六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於傍晚的時候,供奉牲禮─雄雞(象征生意興隆之意)、鴨、魚、肉、蛋等。向(廳頭)神桌上拜土地公,燃燒金紙。然後將長凳子擺在門口,供奉五味碗,拜地基主,燒經衣、銀紙。一般住戶在此日一家團圓食尾牙。

「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台灣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歷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牲畜、水果、香枝、紙錢等、祭拜地基主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征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肴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歷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圍爐

流行於台灣、福建等地。除夕吃守歲酒時,家家在聚餐的桌子底下,放隻火爐,也有在桌上置一火爐(鍋),爐的四周,置錢幣多枚。在台灣和閩南一帶的漢族民間,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

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圍爐」時桌上的每樣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魚圓(丸)、肉圓取意「三元」,象徵團圓。「圍爐」進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連根煮熟後,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裏,以祝父母長壽。「圍爐」時,如果家裏有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也要突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對他的思念。

轉燈

流行於山西省河津市境內,多在每年元宵節前後夜晚表演。係當地民間藝人根據風車原理研制而成,起源於清光緒年間。開始只有單轉或雙轉,以後逐漸發展到幾個、十幾個、幾十個花燈同時在一個燈架上轉動。

轉燈製作先用竹子紮成骨架,用葵花桿做燈身主體,用麻紙糊成各種花燈,另用厚紙糊成4-5個風輪,安裝在每個花燈的中心,燈面上飾以各種剪紙圖案。燈的空心處穿一轉軸,軸外固定一燃燭柱,使燭光保持平穩達到燈轉燭不動的效果。燈架的頂端再飾一雉尾和紙繡球、風哨等,使燈在轉動時有色有聲,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