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獨居時代來襲:一個人住,一群人生活

♦ 文/周策

近來,一組數據經媒體報導後在大陸引起廣泛關注:大陸現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單身家庭數相當於全大陸總家庭數的14%,這一數字還在繼續上升。這組大而化之的數據,將龐大的單身獨居人群推入公眾視野。獨居時代,真的來了嗎?

年輕獨居者:獨立與隱私

「其實我是被迫獨居,因為找不到伴侶一起住呀!哈哈」今年30歲的葉子說起一個人居住的理由笑了。在大陸,像葉子一樣30幾歲不結婚的女生被稱為「剩女」,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常常讓葉子焦慮、無奈甚至一度產生社交恐懼症。後來,葉子用多年積蓄投資了一套房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後,我覺得人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種心理與經濟上的雙重挑戰敦促你必須站起來、走出去,工作賺錢。然後不知不覺,人就變得有底氣了,有光彩了,甚至克服了社交恐懼症。」

葉子說,現在的她開始喜歡單身的生活了,因為這可以讓她慢一下,心態更悠然了。當然她還是想找對象,希望有一天有個人來結束她的獨居生活。

「在青春期就幻想過有自己的一個小窩,過著獨立獨居的生活。但可惜我一直跟父母一起住,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長大,即使在需要寄宿的高中和大學,也得住在6個人一間房的宿舍,根本沒有個人空間可言。」為了實現自己的「窩居」夢,大學畢業後,從事IT工作的王海天就在單位附近租了一間十坪的房子。「房子很小,租金也不便宜,但是能有自己的小空間,一個完全屬於我的私密空間,有自由、有隱私,真的很好,感覺自己真正長大和獨立了。」

老年獨居者:活得豐富多彩

年輕人因為有時間也有空間,當他們選擇甚至標榜獨居的時候,人們為他們的獨立與個性點讚;但在生命另一端的老年獨居者,卻往往被貼上孤獨的標籤。但其實他們中也有很多人,享受獨居,選擇讓生命剩下的日子過得更精彩。

「回來就不想回去了。那邊生活、交通、醫療都很方便,但是我還是不習慣那兒的生活。」譚大爺已經退休了,本來兒子打算接他到北京一起生活,但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不習慣就又回到了河北老家。現在譚大爺一個人住,每天吹吹葫蘆絲、聽聽評書、唱唱戲,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要寫書法、寫作,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因為工作原因,孩子們都不在身邊,也不能常回家看看,但是老人說自己盡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豐富,自己快樂孩子們也放心了,這樣挺好的。譚大爺最近在計劃自己的歐洲遊,「想趁著身子骨還硬朗,也實現自己年輕時候周遊世界的夢想。」

獨居也得有技能

對於很多人來說,獨居生活成了生命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或者多個階段,而另有一部分人得益於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強大的社交網絡,在現實和命運的共同作用下將獨居生活變成了終生的生活方式。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獨居並不是簡單的一個人住,也是需要技能的:首先,心態要足夠強大。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選擇獨居,單身人士必須具有堅強的特質,取得居家技能、學習享受自己陪伴自己,並建立一個人也可以展開冒險的信心,以應付生活中的種種不便甚至是歧視。其次,需要努力交際:建立朋友網絡和工作上的人脈,甚至建立「城市部落」,藉由參與一個社群來取代家庭的功能。我們是獨居,不是與世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