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鄭正明:下定決心來大陸闖出一片天

♦ 文/張騰陽

鄭正明(Simon),上海嘉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此前在台灣金融行業工作18年,2007年來到大陸,先後在民生銀行負責信用卡工作,在銀信做B2B金融服務平台。

中國有句古話,開弓沒有回頭箭。對於鄭正明(Simon)來說,來大陸工作就像一支離弦的箭,終點即是靶心,唯有成功,沒有失敗。已是兩個孩子父親的鄭正明將妻子和孩子留在了台灣,5年前隻身一人來到大陸闖蕩,「來大陸要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心,不能想要回頭,不然你就沒辦法全心全意在這邊工作。」

從機械系畢業生到金融公司總監

如今的鄭正明在金融圈做的風生水起,而他大學竟然學的是機械系。從一個機械系的畢業生成長為金融公司的運營總監,鄭正明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 「一開始我是在花旗銀行從基層員工做起,外資銀行是很簡單,不看你學歷,就看能力,有能力就去往上爬。」盡管有奮鬥就會有成功,但對於鄭正明這種跨專業的人來說,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這種奮鬥會很累,但鄭正明卻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過來。

「你自己要去觀察,你自己要學的是什麼?你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要有一個目標,下一步要走到哪裡?一年後要達到什麼樣的位置?自己先定好目標。」在台灣工作的18年時間,鄭正明負責過9年的信用卡業務、9年消費金融信貸業務,對台灣金融市場非常熟悉的他很快意識到,台灣的消費金融市場已經逐步趨於飽和,於是在2007年他來到上海的民生銀行,負責民生銀行信用卡的相關工作。之後的五年時間,他先後在銀信從事B2B的金融服務平台、在鄭州一家金融公司工作,2012年在轉了一圈之後回到上海,成為上海嘉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運營總監。

在大陸工作的五年,鄭正明看到了大陸發展的活力與正在不斷被激發的潛力,「信用卡在台灣市場是15年一個階段,可大陸5年時間就趕上來了,是跳躍式的前進。」這種發展速度會讓習慣慢熱的台灣年輕人無所適從,甚至跟不上大陸發展的步調。

「一個產品在台灣可能花一年的時間,可是在大陸可能三個月、半年就成型了,市場就打開了。」鄭正明建議準備來大陸工作的台灣青年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能走出來,就叫成功

鄭正明看來,台灣員工在猶豫是否來大陸發展時,總會心裡有心「害怕」,一個是因為大陸就業人口太多、競爭壓力過大;二是背井離鄉、要面對孤獨。「我常常給台灣的朋友講,我很多員工是內蒙來上海的,甚至是從甘肅、蘭州來上海的,比台灣到上海遠太多了,他們一年可能只回去一趟,可是你在台灣這邊一年可以回去兩三趟,而且一個半小時都到了。」鄭正明總會跟那些在台灣工作的年輕人說「在台灣,你們過得太幸福了」。鄭正明公司的一個女生家住內蒙古,從上海坐火車回去過春節,需要花費一兩天的車程。「他們都在離鄉背井,他們的競爭力在哪裡?他們能走出來,就叫成功!」

真正要融入大陸市場,最少要兩年

有統計說,台灣人來大陸闖蕩,不成功的比例要略大,甚至有些是工作不到兩年便鎩羽而歸。鄭正明也接觸過一些人,用他的話說,最終選擇回去的人,在一開始下定的決心就不大,工作中伴隨著猶豫、徘徊、膽怯、退縮,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被壓力嚇跑。鄭正明介紹說,從金融行業的發展規律來看,「你要真正要融入大陸市場,最少要兩年,你才算踏進這個圈子,而後才能有所謂的發展。」

鄭正明在5年前決定來大陸工作時就曾下定決心:「我是不可能回去的,我就是要在這裡闖出一片天。」如果你決定來了,那麼鄭正明建議給你的建議是:一定要盡早。「兩岸的金融政策都已經逐步開放了,需要大量台灣專才。」

在ECFA簽訂之後扎堆登「陸」的台灣金融業,大陸銀監會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先後批准多家台灣銀行來大陸設立分行,而一家家分行的設立,帶來了巨大的就業機會。鄭正明認為,大陸銀行的服務質量落後於台灣,這恰恰是來到大陸發展的台灣人才可以利用的生存空間。但鄭正明也提醒,「消費金融可能這三年時間就已經飽和,大陸市場自己的人才可能很快就追上來了。所以選擇要趁早,站穩腳跟就會從容許多。」鄭正明在大陸五年多的時間,已經感受到大陸的消費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信用卡到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信用貸款,以及各種個人金融產品,都在穩步發展。

職場經驗:
1、要真正要融入大陸市場,最少要兩年時間,所以下定決心要來,就不要半途而廢。
2、大陸市場跳躍式發展,機會不等人,每個人都在進步的路上。
3、目前大部分消費金融產品都是大陸民間團體在做,所以台灣金融人才可將目光聚焦於此。

台灣人來大陸是競爭的,不是學習的

想在職場中嶄露頭角就要有競爭力,而關鍵就是要發揮創新性,台灣人確實在這方面具有優勢。與台灣同業相比,大陸員工似乎更喜歡不斷學習,「給大陸員工培訓的時候,他們很願意提問題,提問題以後,我們做一些解答,互動比台灣來得高,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個學習機會,絕對不會放過。」在鄭正明看來,或許在於台灣人不願意花自己多餘的時間去額外學習,而這與大陸人有很大區別。但鄭正明也認為,台灣人來大陸是來競爭的,而不是來學習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市場,瞅准時機,帶領團隊一起創新。

「台灣年輕人登陸求職,首先要有專業度,不要輕易換工作,更不要輕易跨行,一定要專業專職,如果有可能最好在台灣有過兩年左右的工作經驗再過來。你如果完全沒有社會經驗,競爭壓力相對會很大。」鄭正明認為來大陸求職的台灣年輕人首先要具備的就是強大的競爭力,而在台灣職場的鍛煉則必不可少。

除了競爭力,長遠而成熟的職業規劃也十分重要,不能莽撞的在職場裡闖蕩。「不要時刻存有想回頭的心態,遇事要隱忍、要堅持。你給自己多長時間來適應?要提前謀劃。」鄭正明說,有些台灣人來大陸,常常盲目樂觀,抱有很強的優越感。「千萬不要這種心態,要經常督促自己進步。」

職場經驗:
1、台灣年輕人來大陸工作要有很強的專業度,不要隨時換工作,不要跨行業,一定要在台灣工作兩三年以後再來大陸跟他們競爭。如果完全沒有社會經驗,來這邊跟他們同樣起步的話,你肯定輸給他們。
2、不要有想回頭的心態,你要來大陸市場闖出一片天,給你自己五年到八年時間,而不是一年兩年就想著回去。

擺脫不適應,融入大陸生活圈

來大陸五年,鄭正明已從最初兩年的不適應中走了過來,如今工作之餘的他喜歡跑步。「以前愛打高爾夫球了,現在沒有機會打,因為大家都忙」。回台灣休假時他也喜歡釣魚,靜一靜心,沉澱下自己。

如今鄭正明一個人居住在上海,妻子和兩個孩子留在了台灣。「我的小孩一個高二,一個準備升高一,我比較擔心他們沒有辦法跟這邊的學生競爭,因為大陸的朋友念書實在非常厲害」,鄭正明說如果下決心在大陸發展要考慮到另外一半,最好是全家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