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期】從「中國凱旋門」走向兩岸命運共同體——重溫「芷江受降」有感

♦ 記者/李寒芳、李丹

【新華社】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以「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為主題的第九屆黃埔論壇近日在湖南長沙舉行。論壇閉幕後,台灣地區黃埔組織的退役將領代表、大陸及海外黃埔組織代表,專程赴芷江受降紀念設施、南嶽忠烈祠、衡陽抗戰紀念城參觀,祭悼抗日先烈,重溫民族的苦難與輝煌。

站在被稱為「中國凱旋門」的「芷江受降紀念坊」前,海內外人士無不神情激動,心潮澎湃。正是在這裡,1945年8月21日下午,侵華日軍代表今井武夫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標誌著日本侵華戰爭結束,標誌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禦外侮首次取得全面勝利。

今年是「芷江受降」70周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也是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馬關條約簽訂之日,是寶島台灣被日本侵佔悲情歲月的肇端,也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對日本軍國主義奮起抗爭的開始,更是中華民族自覺自省的發端。從馬關被迫割台的奇恥大辱到芷江讓日本侵略者低頭投降的揚眉吐氣,120年間實現了民族命運從積貧積弱、任人宰割到大國崛起、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振興中華」已從號召變成現實。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這段波瀾壯闊的民族史,充分證明兩岸同胞命運交織、榮辱與共,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當前兩岸關係處於一個新的重要節點上,兩岸關係今後的路應該如何走、民族復興如何「大家一起幹」,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兩岸同胞福祉,攸關台海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是兩岸同胞極為關注、每一個負責任政黨都必須明確回答的重大問題。

站在「中國凱旋門」前,撫今追昔,我們理應勇於擔當,從偉大的抗戰精神、「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中汲取團結奮進的內在動力,並外化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攜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惟有如此,才能告慰先烈,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民族,從「凱旋」走向「凱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