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應共同譴責並抵制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復辟
■ 王觀生
![]() |
(網路圖片) |
日本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在2月會見南京代表團時,稱「南京大屠殺很可能不存在」,「犧牲的人只是正常戰爭死亡」。在受到抗議和譴責後,河村隆之不僅不表示道歉並收回不當言論,反而召開記者會,依然強硬堅持其言論。
河村隆之的不當言行無疑是對歷史史實的踐踏,是對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感情的傷害,也是對東亞友好關係發展的試圖破壞。
正視日本侵華歷史不但是兩岸之間共同的歷史記憶,也一直是東亞地區國際政治最為敏感的神經。日本的政治人物對那段歷史事實的任何評述,都應當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避免採取任何不當言行,傷害中國人民感情,對中日、台日關係友好發展的大局構成危害。
然而,日本的一些政治人物特別是右翼政客不時跳將出來,極力否認日本侵華的歷史事實,河村隆之只是發表「否認言論」的最新的一個。事實上,一些日本政治人物和右翼政客有關侵華歷史的否認與美化從未停止——自民黨眾議員高市早苗曾於2002年在電視節目裡稱,1931年之後的侵華戰爭是「自衛戰爭」;民主黨眾議員松原仁每年8月15日都去參拜靖國神社,2007年12月更在國會公然聲稱「沒有南京大屠殺這個事實」;自民黨眾議員稻田朋美則曾鼓吹,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所謂殺人比賽完全是虛構的」……
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罪行累累、鐵證如山。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使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財產損失達6000億美元。
1946年至1948年間進行的東京審判也認定:日軍入侵並佔領南京是事先預謀;在日軍佔領後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在30萬人以上;日軍在佔領南京期間對南京進行了強姦、搶劫、毀壞房屋等非戰爭行為。
在南京大屠殺的爭議上,日本政府早已表態接受東京審判的裁決,並對侵華戰爭有過反省和懺悔。而日本一些帶有錯誤歷史觀的政客卻不時釋放出歪曲言論,確實是別有用心。
從整體上看,正視這段歷史不但是兩岸關係尋求合作與整合的突破點,也是兩岸共同維護東亞和平穩定的基石——1995年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談話,就過去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國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痛苦的歷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因此,日本政府要對此持有清醒認識,維護友好大局,政治人物的有關言行要特別慎重,不能釋放錯誤資訊,以致損害中日、台日關係。而對抱著錯誤歷史觀不放並公開散佈錯誤言論的政治人物,日本政府和社會則應予以嚴厲批判和駁斥。
【閱報小常識】
日本政府不否認南京大屠殺事實
日本外務省發言人橫井裕針對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事件表示,日本政府不否認原日軍在中國南京實施大屠殺的事實。
橫井說:「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事實關係存在一些爭議,但是我們無法否認原日軍在侵入南京城後對非戰鬥人員實施搶奪和殺戮的事實。日本政府充分認識,在過去一個時期,通過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害和痛苦,決心不再發動戰爭,堅持走和平國家的道路。日本政府的這一立場沒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