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大陸科學家以幹細胞移植緩解帕金森氏症

林小春

中國大陸科學家10月20日宣佈,他們將人源神經幹細胞移植到患帕金森病大鼠的大腦紋狀體,成功緩解了患病大鼠的症狀。不過,這一技術能否應用於人,還需進一步論證。

這項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根據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周專教授的看法,移植幹細胞可減輕患病大鼠的運動功能障礙,是因為它們向大腦紋狀體釋放了一種稱為多巴胺的神經遞質。而病變導致大腦紋狀體多巴胺減少,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典型病理特徵。

在新研究中,周專實驗室和美國加州大學張康、第二軍醫大學的李文林等人合作,使用了100多隻患帕金森病的大鼠,其中一半移植幹細胞,另一半對照組注射生理鹽水,並首次聯合使用兩種在體檢測技術,一種是基於微透析的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另一種是電化學微碳纖維電極技術,以原位鑒定和記錄多巴胺分泌信號。

結果表明,移植人源多巴胺能細胞4個月後,動物帕金森病行為改善。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首次證明此時的多巴胺能細胞直接分泌多巴胺。

這一技術距實用有多遠?周專認為,這是初步動物在體機理實驗,需要更多動物實驗乃至人體實驗進一步論證;此外,有免疫排斥問題需解決,他們在實驗中需要每天給大鼠注射免疫抑制劑。周專推測,使用病人自身的人工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有望解決排斥問題,但他強調仍須進一步實驗驗證。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的緩慢發病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運動減少、肌張力強直、震顫和姿勢步態異常為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