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總統卡爾札伊近日在議會會議上表示,希望北約駐阿聯軍撤走所有戰鬥人員,由該國軍警負責內部安全。與此同時,阿政府尚無拒絕與美國簽署《雙邊安全協議》的表態。
當地分析人士認為,卡爾札伊的上述言論與阿富汗大選有一定聯繫,隨著總統大選日益臨近,阿富汗國內政治力量博弈不斷,各方正借助展示立場來拉攏支持者,但該國安全政策的方向仍不明確。
簽署協定態度搖擺
卡爾札伊在議會上的言論延續了阿富汗政府近段時間以來在與協定有關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但此番言論並不意味阿政府拒絕與美國簽署有關的安全協定。
卡爾札伊曾表示:「阿富汗政府希望簽署協定,同時,協定也可能是阿富汗人民所希望的。」但他強調,美國方面如果希望同阿富汗達成協議,就必須滿足阿政府提出的前提條件,特別是促進阿富汗國內和平與和解進程。
當地分析人士認為,卡爾札伊在同一篇演講中表達看似矛盾的內容,符合他的一貫做法,這是因為卡爾札伊即將卸任,他既想保留協定簽署的可能,又想顯示出自身的強硬立場,給阿富汗人民留下「最後的好印象」。不過,這種「搖擺」的態度可能使得美國在對阿戰略上舉棋不定,加劇阿富汗當前局勢的不穩定性。
阿美關係趨勢向暖
阿富汗於4月5日舉行總統大選。分析認為,隨著新總統和新政府浮出水面,僵持了一年左右的阿美關係或將出現變化。
當地分析人士說,新總統上台以後,阿美兩國簽署協議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意味著目前僵持不下的兩國關係可能隨著新政府上台而得到緩解。阿富汗經過長期戰亂,國內基礎設施千瘡百孔,急需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援助。同時,美國方面也樂於同阿富汗簽署協議以維持其地緣戰略利益。
另一方面,由於阿美《雙邊安全協議》是阿富汗同北約簽署協定的基礎,倘若無法簽訂此協定,美國和北約撤走所有軍事人員後,阿富汗可能重新陷入內戰的亂局,這是阿富汗不願意看到的。
選前局勢錯綜複雜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國際社會對於阿總統大選能否如期舉行持懷疑態度,但是目前看來大選延期的可能性不大。不過,阿國內輿論對大選有效性存有憂慮。
聯合國官員表示,主要總統候選人都明白此次大選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民眾對國家未來的信心,因此基於政治利益驅動,近來各方博弈明顯加深。
總統選舉結束後,阿富汗還將在2015年進行議會選舉。該名官員說,在這一系列選舉過程中,如果有關各方不能順利、和平地完成權力移交,構建新的權力平衡體系,阿富汗國內恐將面臨一場「政治管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