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期】世界不歡迎「新冷戰」

新華國際時評

吳黎明

£¨·¨Ð£©£¨2£©ÑÇŬ¿ÆάÆæÖØÉê×Ô¼ºÊÇÎÚ¿ËÀ¼ºÏ·¨×Üͳ¼°¾ü¶Ó×î¸ßͳ˧

亞努科維奇重申自己是烏克蘭合法總統及軍隊最高統帥。(新華社/美聯)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里亞海的 ,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68年前,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時代。而今,隨著克里米亞危機疊加烏克蘭亂局,歐洲「新冷戰」的陰雲正在黑海畔若隱若現,引發全世界憂慮。

日前,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最高蘇維埃(議會)通過一項決議,批准關於該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獨立的宣言。3月16日,克里米亞將就是否加入俄羅斯舉行全民公決,莫斯科則宣佈將尊重公決結果。隨著局勢不斷演進,俄羅斯與美歐之間分歧進一步加大,雙方的對峙並未緩解。

軍事上,俄羅斯和西方開始「秀肌肉」。繼俄羅斯議會授權動武、俄軍在俄烏邊境舉行演習後,美國向波蘭和波羅的海等毗鄰地區增派軍力和戰機,並將與東歐諸國舉行多場聯合軍演。

政治上,雙方「口水仗」不斷,「制裁」聲連連。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德國總理梅克爾等西方領導人的電話外交並未縮小分歧;美歐揮舞經濟制裁大棒,試圖「孤立」俄羅斯,美已暫停美俄貿易投資談判,歐盟決定暫停與俄互免簽證談判,俄羅斯則在醞釀反制措施。

俄羅斯與美歐之間如此劍拔弩張,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逾20年之未有。德國外長稱之為「柏林圍牆倒塌以來最深重的危機」。克里米亞猶如「導火線」,有引爆俄羅斯與美歐徹底攤牌的危險。

烏克蘭危機引發俄西之間對峙有著深刻的背景,是「事出有因」、「偶然中的必然」。自冷戰結束以來,美歐打破不過奧德河的「君子協議」,將東歐諸國納入北約懷抱,歐盟一步步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進一步壓迫其戰略緩衝空間。在烏克蘭,無論是2004年的「橙色革命」,還是當下,西方機關算盡、步步緊逼。

殊不知,烏克蘭是俄羅斯文明之源,是俄羅斯與西方的最後戰略屏障。在烏克蘭危機中,西方不惜「耍賴」趕走亞努科維奇,讓莫斯科感到被戲弄。被逼到牆角的俄羅斯只有放手一搏。於是,以克里米亞為切入口,俄羅斯與西方的對峙風波乍起,「新冷戰」絕非空穴來風。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乃是時代主旋律,全球化讓各方利益糾葛在一起,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新冷戰」只會讓各方「雙輸」,是開國際關係的歷史倒車。

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是解決危機的核心。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當前,克里米亞局勢微妙,一旦處置不當,連「熱戰」都有可能,15年前的科索沃就是「前車之鑒」。德國《明鏡週刊》就曾警告,「一個謀殺或是一個摩擦走火完全可能引爆地區緊張的火藥桶」。

經濟和外交制裁亦是「雙面刃」,慎說「制裁」、多談「對話」,符合各方利益。《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美國企業對美俄之間「遊戲」感到擔心,對制裁俄羅斯「謹慎地保持距離」。而歐洲,僅俄羅斯「斷氣」這一招就讓人受不了。更何況,面對敘利亞、伊核等國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國際社會共同攜手。

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冷戰結束亦已25年,沒人願意走回頭路,世界不歡迎「新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