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國際熱點:二次日內瓦會議有何難點與看點

經多輪艱難博弈,敘利亞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定於1月22日舉行。敘境外主要反對派「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全國聯盟」)「如願」參會,而伊朗最終被拒絕在會場外。由於各方立場存在明顯差異,預計各派在會議上還將展開激烈交鋒。儘管如此,這次會議能夠召開表明國際社會的斡旋努力奏效,敘利亞問題仍朝著政治解決的方向發展。

會前分歧

20日晚,反對派「全國聯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發表聲明強調,敘利亞應「組建一個擁有一切國家機構行政權力的過渡管理委員會,不包括屠殺者和罪犯」。分析人士認為,敘反對派的聲明意味著,其仍堅持成立一個沒有敘現總統巴沙爾的權力機構;與反對派主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沙爾19日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找不到任何不參加今年敘總統選舉的理由,同時排除與反對派分享權力。

國際媒體分析,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這給會議前景蒙上陰影。如何彌合各方分歧,爭取達成有效共識成為這次會議的最大難點。

會議焦點

分析人士指出,這次日內瓦會議以何為「焦點」議題成為最大看點。當前,敘政府強調會議應討論「反恐」,敘反對派則堅持巴沙爾退位。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日表示,中國主張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應履行「五個堅持」:一、堅持通過政治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二、堅持由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國家的未來;三、堅持推進包容性政治過渡進程;四、堅持在敘利亞實現全國和解和團結;五、堅持在敘利亞及周邊國家開展人道救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強調,衝突只能通過政治對話途徑化解,並且只有敘人民才能主導該進程。美國表示,召開第二次日內瓦會議的目的在於「完全履行」日內瓦公報,開啟早該啟動的政治過渡進程。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政治途徑才能解決敘利亞危機,各國對此已達成共識,但分歧在於,以外部干預還是由敘人民自主方式化解矛盾。如何為這次重要會議找准方向,達成一個為各方接受的方案,這一問題將考驗與會者的智慧。(記者∕趙悅、趙卓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