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在北京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的多位大學校長10月14日提出,兩岸大學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加強交流合作將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推動兩岸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共創雙贏局面。台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認為,兩岸高等教育固然存在差異,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例如台灣出現少子女化,造成教育供過於求。大陸的人口結構也在改變中,未來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
台灣宜蘭大學校長趙涵捷提出,台灣各大學正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兩岸高校可相互調節供需。兩岸大學可加強合作,共同辦理雙聯學制,促進學校資源相互連結,拓寬兩岸同學的視野。兩岸大學還可互派師資到彼此學校短期任教和交流,相互學習,並促進教學與研究成果的整合。
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10月14日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致辭時介紹,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持續保持和平發展的勢頭,教育領域的合作也迅猛發展。2012年大陸舉辦了80多個重點的對台交流項目,邀請了5000多名台灣師生來大陸參加活動;而去台灣的大陸師生有16000多人。大陸有400多所學校與台灣100多所學校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
趙靈山說,2011年台灣高校首次接受大陸學生到台灣攻讀學位學歷。截至2012年,台灣在大陸就讀的學生數共有8316人。今年初,台灣方面承認大陸的學歷由原來的41所擴大到全部100多所「211工程」高校。同時,為了更好地吸引大陸學生到台灣就讀,台灣新推出一項政策,即允許大陸學生高職畢業後去台灣升讀本科學位,並承認大陸191所高職學校的學歷。目前這一項專升本工作已在廣東和福建開始進行。
趙靈山表示,希望台灣方面進一步出台吸引措施、取消「三限六不」等政策,促進兩岸學校和教育的交流與合作。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由北京市台辦、北京市教委和北京科技大學主辦,共有15所台灣高校、9所大陸高校的代表參加。(記者∕李江濤、馬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