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吳松山
美國退出TPP後的首次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於3月在日本結束。16個參與國的約700名談判官員參加了本輪談判。據《讀賣新聞》報道,此次RCEP第17輪談判並沒有新達成協議的領域,中印和日澳的分歧明顯。RCEP下次事務級談判會議將於5月在菲律賓舉行。
本輪談判就13個議題展開磋商,包括投資和電子商務的基本規則,關稅減讓、貨物與服務貿易、原產地規則和知識產權等。已經達成基本共識的領域包括中小企業和經濟合作。
RCEP是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日本《讀賣新聞》稱,談判尤其難以進展的是圍繞撤銷和削減關稅品目的討論。日本和澳洲要求實現高水平的自由化,呼籲「達成高質量妥協」,而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國對開放市場持謹慎態度。雙方分歧明顯,預計不會太快達成妥協。
在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動向加劇的背景下,RCEP是有望達成協議的少數自由貿易框架之一。由於川普已宣布美國退出TPP,中國大陸對RCEP儘快達成持積極態度,而一直以來優先重視TPP的日本正苦於面對將重心轉移至RCEP的局面。
RCEP談判由東盟於2011年提出;2012年8月,16國經貿部長通過了《RCEP談判的指導原則與目標》;2012年11月,東盟與自貿區夥伴國領導人共同發表《啟動RCEP談判的聯合聲明》。談判主要是對東盟和其他6個成員已簽訂協議的內容進行整合。按照所確定的時間表,談判將在兩年內完成,在2015年底東盟經濟共同體建成前簽訂協議。但隨著議題不斷增加,談判的難度隨之加大,談判小組從最早的3個增加到後來的15個,議題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還包括原產地、海關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競爭性、知識產權和爭端解決、法律制度、檢驗檢疫、技術性貿易壁壘等,導致談判很難按當初的設想進行。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雖然參加國的意見分歧較大,但16國確認將力爭盡快達成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