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廈門溪頭下村:昔日炮戰前沿今成婚紗攝影勝地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採訪/尚昊、顏之宏

65歲的台灣攝影師林國彰舉起手中的相機,將鏡頭對準了眼前這個以「溪頭下」命名的廈門村莊。陽光微照,輕濤拍岸,光著腳丫的新娘手捧紅色玫瑰花束,踏著海灘上輕軟的沙子,朝心愛的新郎奔去。「哢嚓」一聲,林國彰定格了新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光。庭院的鞦韆、街角的咖啡店、佈滿爬山虎的磚牆、海邊的棧道……溪頭下村這個僅有0.15平方公里的村莊,如今因「中國最浪漫婚紗攝影村」的美名為人所知。

不過,對於在此采風的林國彰而言,溪頭下村還承載著更多的意義。

它是廈門島上距離金門最近的村莊之一,站在溪頭下的海灘上向南眺望,金門諸島清晰可見。上世紀40年代末,金門成為兩岸隔海對峙的最前沿。

「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炮小炮炮打炮。」從1958年起,長達近20年的金門炮戰在兩岸軍隊之間展開,造就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彼時,一座高射炮陣地就曾在位於廈門南部濱海黃厝的溪頭下村設立,正對著4000公尺外的金門。

在林國彰的記憶中,這裡曾是最危險的所在。

「我們那一代的男青年,最怕的就是自己中了『金馬獎』,也就是被派往金門和馬祖去服兵役,特別是金門。」林國彰說。那時的金門,不僅條件艱苦,也因炮戰常有士兵傷亡,台灣年輕人們避之不及。

73歲的溪頭下村民陳明石同樣對半個多世紀前的漫天硝煙記憶猶新。陳明石在溪頭下村生活了一輩子,金門炮戰開始時他才剛剛15歲,和村民們一起躲在山上的石洞裡,卻仍然受到炮彈的攻擊。村裡湧現出全國海防對敵鬥爭積極分子,民兵們在海灘上挖開一條深深的壕溝……

「炮戰的時候,我爸爸的胸口曾經中過彈片,哥哥腿上中過彈片,我自己的屁股上也中過彈片。」陳明石說。

林國彰和陳明石的這些記憶終於1979年。那年元旦,兩岸關係開始走向緩和,廈門與金門之間的炮戰終於結束了。

直到2003年,首家攝影機構入駐溪頭下。自此之後,越來越多的攝影機構相繼紮根,使得村莊實現了意料之外的華麗轉身。

曾經的海景意味著寂寥,現在卻意味著機遇。「浪漫的沙灘和海水非常符合婚紗拍攝的元素,我們公司的員工現在就有500多人。」溪頭下村後古攝影公司經理祖和榮說。10餘家攝影機構、70餘家攝影工作室、每年兩三萬新人拍攝婚照、婚紗攝影年產值逾6億元人民幣。

「以前的時候最經常聽到的是大炮的聲音,現在最經常聽到的是婚紗攝影師們的聲音。」陳明石說。「新娘微笑」「新郎靠近點」「新郎新娘再甜蜜點」——這些來自攝影師的指令聲,如今每天都出現在陳明石的生活中,令他感到開心。

隨著婚紗攝影的興起,溪頭下村裡的基礎設施得以改進,村民的生活也與以往大為不同。禮服定制、珠寶設計、咖啡館、鮮花店、民宿……這個精緻的小村落裡,諸多元素一應俱全,一條產值高達3億人民幣的產業鏈正在形成。

「難以相信,以前炮火沖天的前線,如今竟然是這麼浪漫。」林國彰說。

在溪頭下成為婚紗攝影勝地的同時,曾經金門炮戰的歷史也成為了一種資源。

在溪頭下的相伴街上,一排精緻的商店吸引著年輕的遊客們駐足參觀。這些店鋪的前身就是金門炮戰時留下來的防炮屋,建於上世紀60年代,用以安置在炮戰中住房被炸毀的村民。

溪頭下還有著更多的計畫:在村莊整治提升的帶動下,曾經的戰壕被改造為一條棧道;村民們躲避炮火的坑道也在改造之中,以使市民和遊客體會當年金門炮戰的歷史。陳明石期待著,在更多年輕新人來到溪頭下拍攝婚紗照的同時,能夠有更多金門和台灣的客人到訪,感受這裡的浪漫,回味這裡的歷史。